一、基本概况
庆元县竹口镇下辖11个行政村,现有持证残疾人509人,占全县残疾人口总数的 5.7%。其中,低保低边残疾人119人,约占全镇持证残疾人的23.3%;重度残疾人105人,占比达 20.6%。面对残疾人群体基数大、特殊困难群体占比高的现状,竹口镇残联紧扣“摸排精准化、服务全程化、管理长效化”目标,深入推进残疾人服务工作。
在2024年“净居亮居”居家环境改造专项行动中,竹口镇残联通过逐户走访调研,精准掌握残疾人家庭房屋安全隐患及生活不便痛点,量身定制改造方案。从前期需求评估、中期施工跟进到后期效果验收,形成全链条闭环服务。同时,建立动态管理机制,确保改造后服务持续跟进。截至2024年底,全镇累计完成19户残疾人家庭改造,占全县年度改造总量的33.3%,惠及肢体、视力等多类别残疾人群体。改造项目涵盖无障碍设施加装、水电线路改造、房屋修缮等内容,有效提升了残疾人居家生活的安全性与便利性,切实改善了他们的生活品质。
二、做法成效及特色亮点
(一) 精准摸排,“一户一策”定需求
全覆盖走访: 组织力量对全镇所有行政村困难残疾人家庭进行逐户走访,确保“不落一户、不漏一人”,合计约摸排116户,有改造需求的59户,2024年纳入改造19户。
建立需求台账: 详细记录每户情况,建立“一户一档”需求台账。
三级清单分类: 根据房屋结构、残疾类别、自理能力等因素,科学细化改造需求为“安全类(如电路老化、地面防滑)、功能类(如扶手、坡道)、宜居类”三级清单,优先解决紧急安全隐患。
政策宣传同步: 摸排过程中同步开展政策宣传解读,现场解答改造标准、补贴政策,消除群众顾虑。
(二) 全程服务,“闭环管理”保质量
服务前置承诺:?改造前与每户家庭签订《服务承诺书》,明确改造内容、时间节点,定期反馈进展,保障知情权。
过程动态监督:?镇残联工作人员全程介入,按时入户检查施工质量,及时协调解决突发问题(如临时调整坡道坡度、优化扶手高度等),确保改造贴合实际需求。
闭环验收回访:?改造完成后,组织人员到户实地验收,现场填写满意度测评表。问题清零:?针对验收中发现的问题,建立整改台账,及时反馈施工方,限时完成整改销号,确保问题彻底解决,提升残疾人满意度。
三、经验启示
(一)以“脚底板工作法”夯实摸排基础
基层残疾人帮扶工作需以扎实摸排为起点。竹口镇残联的实践表明,组建“工作人员+网格员+志愿者”联合摸排队伍,开展 “敲门行动”,通过面对面交流与精准记录,能有效掌握残疾人家庭实际需求。建立动态信息化台账,确保数据实时更新,既避免服务与需求脱节,又为后续精准施策提供可靠依据。这启示我们,只有以“脚步丈量民情”,才能真正做到服务精准、有的放矢。
(二)以“全周期服务”提升群众信任
全流程闭环服务是赢得群众信任的关键。从需求征集阶段的多元参与,到施工过程的透明化监督与及时响应,再到完工后的持续回访优化,竹口镇残联通过将服务链条向前后端延伸,实现从“被动执行”到“主动共建”的转变。这一经验表明,通过强化各环节的协同联动,及时回应群众关切,能有效增强服务公信力,提升残疾人家庭的参与感与获得感。
(三)以“满意度标尺”检验工作成效
将残疾人满意度作为工作成效的核心标尺,有助于实现服务质量的持续提升。竹口镇残联建立的“三级验收+长效回访”机制,通过多方参与验收、快速响应问题整改、将反馈融入服务优化,切实保障了每一项改造工程的惠民实效。这启示我们,唯有以群众满意度为指挥棒,建立常态化反馈与改进机制,才能让惠民工程真正成为民心工程,推动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