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位于龙泉经济开发区的浙江三田汽车空调压缩机有限公司智能工厂内,自动化设备有序运转,一台台压缩机在生产线上成型。该公司总经理林剑介绍,新投用的年产10万套汽车空调热管理系统压缩机总成智能化技术改造项目为企业带来了强劲动能,截至目前,公司已实现产值8.2亿元,新增订单同比增长32%。
随着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技术快速普及,传统汽配产业创新升级迫在眉睫。近年来,龙泉直面这一紧迫挑战,聚焦创新驱动、转型升级与链式发展,200余家传统汽配企业通过实施一批内生裂变项目,实现行业数字化改造1.0全覆盖。今年1—8月,龙泉汽配产业规上工业产值达37.2亿元,同比增长26.8%;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家,80%以上规上企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优质企业梯队已然成型。
在“内生裂变”过程中,龙泉以平台、技术、人才为着力点,协同推进汽配产业裂变发展。除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建立服务企业平台外,龙泉还通过人才“揭榜挂帅”攻关26项产业技术难题,并设立汽车空调产业学院,采用“产教融合+技教融合”模式培育产业人才300余人,建成9家博士后工作站,为创新突破筑牢根基。
与此同时,龙泉以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为路径,通过推广“产业大脑+未来工厂”模式,构建梯度培育体系。浙江硕朗机电配件有限公司投资3000余万元用于建设厂房和建立数字化工厂,全力向“未来工厂”目标进军。此外,龙泉通过“产业链+链长制”强化精准招商,倒逼技改升级。2024年,龙泉新落地亿元以上项目10个,其中总投资21亿元的吉利智能热管理项目填补了集成模块领域的空白;近3/4规上企业实施了内生裂变技改,让传统产业焕新。
得益于汽配产业“内生裂变”的亮眼成绩,不久前,龙泉市《“三个聚焦”助推传统汽配产业内生裂变》成功入选浙江省经信厅公布的2025年浙江省传统产业内生裂变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典型案例(第二批)名单,也成为此次丽水市“政府侧”唯一入选的案例。“此次入选,是对龙泉传统汽配产业实力与创新精神的高度认可,也为新能源热管理产业指明了未来技术升级的方向,有力推动行业向更高效、更安全、更智能的方向加速发展。”龙泉市汽车零部件及热管理行业协会秘书长叶必文表示。